理论视点

中国民族报 | 严学勤: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中,家国情怀发挥着重要作用

发布时间:2024-01-26浏览次数:1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意识,为中华民族打下了维护大一统的人心根基,成为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的精神支撑。”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中华文化中,家国情怀一直占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自古以来,保卫祖国、建设家园一直是中华各民族的共同使命,舍身报国、舍小家成就大家的例子比比皆是。各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精神,逐渐形成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在新征程上,要强化家国情怀的教育和培养,凝聚爱国力量,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自在性”的重要体现

在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家国一直相互联系,“家国大义”构成了中华文明特殊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民族“自在”的基础。

家国同构的模式,大约可以追溯至西周的宗法制度。西周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并分封同姓子弟土地,上由嫡长子继承君权实现“天子建国”,下由“诸侯立家”“卿置侧室”,通过分封建立“亲亲”“尊尊”的政治体系。同时,这种政治体系也演变为道德体系。周天子既是天下的君王,统领全国诸侯和各级官员,也是这个大家族的家长,君权与父权相结合,基于亲缘的“孝”上升为对于天下的“忠”,形成了“家天下”体系,对于先秦时期社会的凝聚具有重要作用。

成书于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云:“为国之本,在于为身。身为而家为,家为而国为,国为而天下为。故曰以身为家,以家为国,以国为天下。此四者,异位同本。”这一论述清晰地表达了中华传统文化中“自身”“家”“国”“天下”的同构关系。孟子提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也深刻地印证了家国一体的同构关系。

秦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先秦时期的宗法制虽不再延续,但宗法的意义已经深入人心。随着历史发展,以“孝”为主要内容的个体家庭伦理道德体系逐渐建立,向上则遵循以“忠”为核心的伦理秩序,“移孝作忠”型构了从家到国的道德伦理秩序。

家国情怀是仁人志士立志报国的重要动力,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品格。历史上,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岑参“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铮铮誓言,都体现出对家国的深切热爱。

家国情怀是促进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的催化剂

在近代,中华儿女共赴国难、共御外侮,家国情怀表现得更为炽热强烈。“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最早由梁启超提出。辛亥革命后,一些先驱拓展了“中华民族”概念的内涵,黄兴等人成立“中华民族大同会”,在“会启”中将各民族关系喻为“手足”“同胞”,孙中山倡导“中国境内的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20世纪30年代,顾颉刚提出“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观点,引发学界大讨论。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全体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社会动员之广泛,民族觉醒之深刻,战斗意志之顽强,必胜信念之坚定,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在东北,各族人民组成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在陕甘宁以北,八路军大青山支队给予日伪军沉重打击,鼓舞了绥远地区各族人民战胜敌人的信心;在华北平原,回民支队英勇善战,成为抗日武装的一面旗帜;在海南岛,各族人民组成琼崖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在台湾,各族人民英勇反抗侵略,雾社起义等武装斗争给予日本侵略者沉重打击;在后方,各族群众以肩膀、担架、车马、口粮,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新疆、云南各族人民用双手抢筑国际交通运输线,踊跃捐献钱粮甚至捐献飞机,九世班禅发表通电号召“实行团结,共赴国难”……各族军民踊跃参与抗战,谱写了共卫中华的壮歌。

家国情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动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党的领导下,新生的人民政权实现和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实现和巩固全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各阶层人民的大团结。大批建设者怀揣报国之志,从城市奔赴边疆,以他乡为故乡,大力推动经济建设,奋力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挺起共和国工业脊梁;大量科研工作者扎根戈壁荒滩,建立和发展了包括“两弹一星”在内的强大国防力量;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并肩战斗,赢得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捍卫了新中国安全,彰显了新中国大国地位。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各族人民振奋精神,埋头苦干,先大家后小家、为大家舍小家,体现着向上的家庭追求,体现着高尚的家国情怀。改革开放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党全国全社会上下同心、尽锐出战,攻克坚中之坚、解决难中之难,组织实施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无数科技工作者废寝忘食,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努力把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制造业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援疆援藏省市及中央各有关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方位支援让天山南北、雪域高原发展更有速度、民生更有温度、幸福更有厚度,体现了各族人民亲如一家的深情厚谊。

新征程上,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厚植家国情怀。深入挖掘各民族爱国故事,讲好家国故事,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增强国家观念,壮大和团结一切爱国力量,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坚持思想引领、文化涵育,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将家国情怀教育融入日常,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将家国情怀融入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全社会形成爱家爱国的浓厚氛围。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以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着力点,实现“五观”教育并重,“五个认同”并举,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强大合力。

报道截图


来源:《中国民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