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中国社会科学报》丨文化润疆滋养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发布时间:2022-07-31浏览次数:1671

文化润疆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聚焦新疆工作总目标,推动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的一项重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文化润疆时指出,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新疆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

       7月12—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调研,从参观新疆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到观看固原巷社区儿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表演,再到参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历史文物展》,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足迹彰显着党和国家对文化润疆工作的高度重视。

     文化润疆的历史根脉

  新疆古称“西域”,自汉代以来便被纳入中国版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重要成员,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也是新疆各民族文化的根脉所在。近年来,新疆地区的考古发现印证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过程。

       7月21日,文化和旅游部宣布舞剧《五星出东方》入围第十七届文华奖,这是我国专业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这部广受好评的舞剧,创作灵感源于新疆尼雅遗址出土的一件做工考究、色彩绚丽的汉代织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织锦上不仅有星云、神兽等图案,还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八个汉字。在新疆地区出土的文物中,这是迄今为止年代最早的包含“中国”二字的文物。

  据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黄锦前介绍,“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是我国古代星占学常见的占辞,五星指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东方”则是我国古代星占术中特定的天穹位置。“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其义为,出现五星共见东方之天象于中国军事有利。

  尼雅遗址为西域精绝国故址,精绝国受汉朝西域都护府统辖。因此,黄锦前认为,这件文物是中原兵家思想传播到西域、汉朝中央政府管辖治理边疆民族地区的重要物证之一,彰显了西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为研究秦汉时期中华文明从多元一体到大一统的文化融合提供了典型案例,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的重要见证。

  自汉以后,唐朝也先后在西域设立了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北庭故城遗址位于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先后为唐代庭州和北庭都护府、高昌回鹘夏都、元代都元帅府和别失八里宣慰司驻地,是唐代至元代丝绸之路天山北麓政治、军事、商业和文化中心,也是目前天山北麓保存最完整、最大的一处古代城市遗址。

  自2018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郭物开始负责北庭故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据他介绍,北庭故城分内外两重城,内城为唐太宗时期始建的庭州城,外城为武则天时期扩建的北庭都护府。2020年清理的8号大型建筑居址位于内城北门南侧90米处。根据地层叠压打破关系和出土瓦当等材料分析,该建筑居址是一处自唐代到元代不断重建的重要建筑所在。

       7月19—21日,在新疆吉木萨尔县举行的第十届边疆中国论坛暨“地域、族群与中华民族”学术研讨会上,郭物提出,以北庭故城为核心配套存在的军镇体系使用了约800年,这段历史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在西北边疆形成过程的一个缩影。北庭故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以实物证明了唐代至元代中央政府对西域的有效管辖以及丝绸之路的繁荣畅通,相关发现和研究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促进新疆社会的民族团结、繁荣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距北庭故城遗址约30公里处,还有一座唐朝墩古城遗址。2018—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唐朝墩古城遗址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在基本厘清城址布局结构和年代序列的基础上,清理出唐代经高昌回鹘时期至元代的各类遗址,包括带有围墙的唐代院落遗址、罗马式浴场遗址、佛寺遗址等。

  中国考古学会边疆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魏坚表示,唐朝墩古城遗址地处丝绸之路新北道之上,始建于公元7世纪上半叶,至14世纪逐渐被废弃。遗址中出土的大量不同时期遗物,印证了唐代至元代时期天山北麓多民族融合、多宗教共存、多文化兼容的历史事实,为研究和阐释丝绸之路上东西文化交流、多民族融合大一统格局的形成和发展等问题,提供了生动而坚实的实物材料。

       文化润疆的人才培养

  开展文化润疆,人才培养是重点工作。人才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支撑力量,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新疆的人才培养工作。近年来,中央在援疆工作中不断加强文化援疆的力度,通过“西部之光”“新疆特培”等人才培养计划,为新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改革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从2003年开始接收“西部之光”访问学者,2006年开始接收“新疆特培”学员,主要组织来访学者开展关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等红色教育活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丁赛看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承担的“西部之光”“新疆特培”学术人才培养任务,为新疆等西部地区的访问学者提供了学习机会,使其在“干中学”的过程中迅速成长起来。同时,访问学者的到来也增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为这些科研院所和新疆等地区的科研机构及高校的深度交流、长期合作奠定了基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当前民族学研究的重中之重。丁赛表示,访问学者的到来,使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者能通过与他们的深度交流,获悉更多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的最新民情民意;而访问学者也可以跳出地方研究的局限,能更好地以全局视角探讨区域发展问题。学者之间的交流,本身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益实践,也必将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进一步发展。

  作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文化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严学勤于2021年9月来到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学习。在访问期间,他借助北京大学丰厚的学术资源,对自己前期的研究资料进行了补充,并利用假期回新疆进行了实地调研,相关研究成果受邀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71场涉疆新闻发布会现场发布,并获评国家民委2021年度全国民族工作优秀调研报告,取得了良好反响。

       “西部之光”计划正如其名称一样,成为照亮西部学人视野的亮光,使他们能够走出西部看世界,又把火种带回西部。严学勤表示,费孝通等老一辈北京大学社会学人奠定的“从实求知”的学风,令他深受鼓舞。他将把这种精神延续到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并将进一步深化研究新疆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层次问题和实践路径,把论文写在新疆大地上,更好地为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化润疆的基层实践

  开展文化润疆,要做好基层工作。只有了解基层情况,才能真正把文化润疆工作做到家、做到位,促进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7月18日,新疆2022年上半年文化润疆工作推进会召开。会议强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继续完善方案措施,全面提升抓落实的能力,全力推动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近年来,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学者在天山南北的广袤大地上进行调查研究,深入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层实践,进一步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时代价值。严学勤于2020年主持北疆阿勒泰地区的民族团结进步状况调研。据他介绍,阿勒泰地区把社区和村庄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进民族团结事业的基础组织,开展了民族团结知识讲座、民族团结文艺汇演等大量有益于民族团结和交往的文化活动。综合来看,群众对各项民族团结教育和实践的文化活动参与度较高。

  阿勒泰地区不同民族混杂居住,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嵌入式居住形态,杂居型村庄或社区成为居住形态的主流。在地方社会政策层面,也在大力推进和宣传“互嵌式居住”,通过建设嵌入式社区、村、小区、市场等,不断维系这种历史和传统形成的空间嵌入格局,推进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的全方位嵌入。严学勤认为,各民族的全方位嵌入,使当地形成了“个人—家庭—社区(地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结构,构成了相互交融、家国一体的文化习惯,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要素。在未来实践中,我们需要进一步提炼这些宝贵的本土经验,积极发挥各级政府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的引领作用,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历史与社会学院教授王平长期关注南疆农村地区发展。在他看来,各省市的援疆工作队在文化润疆基层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广州援疆工作队对口支援南疆喀什疏附县。2020年以来,广州援疆工作队发挥特色,在疏附县打造出一批龙狮文化特色学校,让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在南疆校园绽放光彩。王平表示,对口援疆的国家战略为各民族创造了交往交流、互助合作的契机,使各族群众在接触互动中加深了对不同区域文化的理解,加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正是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充分交流,使新疆群众更加认同自己“龙的传人”的身份。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为更好增进新疆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王平建议: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加强现代文明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为各族群众文化交流扫清障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切实提高传统文化的“浸润度”和“滋养度”。此外,还要加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各族群众“看得见”“听得到”“参与得了”,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各族人民心灵深处。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7月29日刊发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7月29日第2459期